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本站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探索集团化办学校会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作者:发布日期:2022-08-05点击数: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探索集团化办学中校会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在适应新兴产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集团化办学中校会企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紧贴产业发展,通过职教集团中学校、行业学会、企业的深度参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专业改革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瓶颈,整体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了所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工业机器人产业;“中国制造2025

一、背景介绍

1.行业产业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012530日,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列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58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工业机器人是镶嵌在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工业生产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预计10年后机器人产业将是一个上万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

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的制造大省,汽车制造工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2015年我省实现汽车年产量196.8万台,较上年增长12.8%,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汽车消费1043.59亿元,增长15.9%。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需求和使用频率都非常高。

产业升级,教育先行。目前阻碍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不是工业机器人的供求,而是缺少工业机器人的“指挥官”。所以,培养大量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

2.湖北交通职教集团发展背景

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于20111221日成立,是由湖北交通运输行业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学(协)会按照互利共赢、参加自愿、退出自由、优势互补、权责对等、依法办学的原则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以理事会为决策主体,以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理事分会为两翼的组织架构。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人力资源合作办公室、教育合作培训办公室、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基金管理办公室,围绕交通土建、汽车、物流、智能交通、航海、航空和轨道等七大交通特色专业群,成立理事分会和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委员会,秘书处、各办公室、理事分会和专业校企合作建设委员会设在牵头院校。

集团创建了“三纵三横一网络”的校企合作体制。在纵向校企合作支点基础上,各级支点分别横向与企业、行业开展相应联络与合作,整体形成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立体网络。逐步完善集团中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专业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组为立体框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明确了各级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企业、行业也参与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考核评价、创新创业等各个环节,促进了集团成员同谘合谋、资源整合、联合培养;实现了集团成员优势共享、过程共管、利益共赢。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通知中均提出,职业院校传统产业相关专业的改革和转型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培养《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不同层次的人才。

为此,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本着打通汽车专业全产业链的思路,在专业建设中既做好汽车后市场服务,也着力向汽车前市场进军。因此,我们决心开办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然而,在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历史上未曾开办过类似专业,并不具备相应优势。

在新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困难的主要在于:

一是对行业和企业了解不够深,对岗位职业能力把握不够全,人才培养方案缺少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二是缺少具有工业机器人专业背景的师资;三是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设备短缺;四是行业、企业资源少,学生实习就业渠道较少。

在此现状下,我们如何实现后发先至?

3.项目的诞生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职业教育部分)》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行业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育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考虑动员交通行业和先进企业的力量联合办学,以支持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办出特色。经过多方调研和洽谈后,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省内机械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学会——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湖北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最终确定合作关系,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吸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成为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会员单位,充分发挥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方向)专业校会企联合培养项目中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过程

项目从筹建到实施,校会企三方确定了“六共同”的合作理念:即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管理学生,共同实现学生就业。

1.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合作三方共同制订了“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学会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根据产业联盟的调研情况,要求重点培养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维护、软件编程方面、工作站设计等专业技能,因此,技能教学也主要围绕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展开,要求学生不仅仅是会,而是要熟练;不仅仅是了解,而是要精通。并在随之教学计划中,也加强了技能教学实训的课程量,确保学习效果,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规格达到企业岗位要求。

2.共同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合作三方发挥自身各自的优势,集团中合作学校主要负责制定机电基础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企业和学会则根据工业机器人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着重确定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调试、应用、自动线工作站集成等专业应用的教学内容,以保障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3.共同培养师资

目前,工业机器人课程的专业师资全部聘请具有4年以上一线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专业师资的选聘主要通过企业推荐,再通过学会行业资源遴选而来。上岗前,通过校会企共同组织的专业培训以及教学培训,掌握必要的培训技能和教学技能,并通过考核后走上教学岗位。通过企业的专业师资进入学校,带动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三方共同商定,每年派遣专业老师到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至少培训两次,下企业实践学习不少于三个月。名师出高徒,通过培训和实践,集团内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做到与时俱进,时刻掌握行业产业发展的动态,总结经验,才能确保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不脱节,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4.共同建设专业实训基地

通过合作三方的努力,目前共建了集团内合作学校中校内实训中心一个和校外实训基地一个。校内实训中心为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首期建设面积300平方米,主要分为实训授课区、工业机器人应用仿真区、工业机器人实操训练区三个功能区域。首期建设投入两台ABB工业机器人和60台用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仿真的高性能电脑,用于开展工业机器人的基础认知和操作教学。二期建设将新增6台工业机器人及4个工作站实训平台,专门培养工业机器人焊接、码垛、搬运、打磨、涂胶等工业应用能力。

借助企业平台,集团与合作方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共建了工业机器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调试、设计、行业动态提供专业认知和实践的实训场所,也为培养“双师型”队伍提供了实践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同时,通过学会平台,继续与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集成企业、应用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洽谈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功能丰富的校外实训基地群。

5.共同管理学生

集团内合作学校派遣班主任,学会和企业共同派遣专业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纳入合作学校全局统一管理。专业辅导员精确掌握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管理,日常工作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由“管学生”向“引导学生”转变,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6.共同实现学生就业

项目开设以来,通过学会平台,集团定期与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集成企业、应用企业等省内外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研讨会、人才需求交流会。时刻与行业产业内企业保持联系,了解企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积极与企业建立互信互利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人才的订单培养,保障学生的实习就业。

三、特色服务

1.全方位服务专业建设

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学会的行业资源平台与集团中合作学校的职业教育平台深度融合,逐步显现出其在专业建设中的特殊效果,全方位的服务合作专业的建设。学会的行业资源优势有力地支撑合作专业的建设,需要专家咨询专业建设的,学会可以充分调动学会系统的专家资源来为合作服务;需要企业支持专业建设的,学会协商,到企业调研,选择合适的企业支持合作专业建设。通过合作,加强了集团中合作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专业师资来自企业,培养的学生将来反哺企业。通过学会平台,集团中合作学校师资接受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提高了合作学校的师资水平。通过合作共建实训室,改善了集团中合作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2.实现多方互赢互利

通过合作,合作学校很好的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能,学生选择进入合作专业学习,努力学习,成人成才,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前途;企业获得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促进了行业产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充实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学会拓展了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在整个合作中,通过学校、企业、学会的参与和努力,实现了学生赢、学校赢、企业赢、学会赢的多赢目标。

四、服务能力与运行成效

通过3方的努力,该专业在专业建设、招生、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风气良好、学习动力强劲、学习成绩优异。

1.推动了项目推广和应用

2016年上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领导莅临项目基地就该合作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各位专家领导对该项目的合作模式表示充分的肯定与赞扬,认为集团这种联合办学模式具有在全国范围推广的价值。随后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机械行业职业教育行指委、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纷纷就该合作项目进行考察、学习该项目的经验。

2.增加了专业影响力

合作项目2015年成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年该专业录取200人,填报人数均在400人以上,社会认可度高,目前在校生人数近600人,专业规模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处于第一方阵。我们相信,通过集团的持续努力,一定会将这个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

3.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

2017年,该项目第一批共192名学生开始顶岗实习,由于学生素质较高,受到各地企业的哄抢,主要实习企业有东风汽车集团、通用汽车、神龙汽车、京东方科技集团、东山精密、巨一自动化、科瑞恩自动化、利元亨自动化、科益展自动化、奋进智能等企业,主要从事岗位为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系统设计、售后服务等,为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4.解决了传统专业发展瓶颈的问题

通过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实现了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确定了教学内容,共同培养了专业师资团队,共建了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共同管理了学生,共享了行业企业资源平台,保障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解决了传统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向新兴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

5.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集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为该项目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邀请ABB技术中心负责人来项目基地开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神龙汽车公司汽车车身自动焊接生产线,参观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应用。组织学生参加由省科协组织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听取院士专家的学术报告,同期组织学生参观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组织学生参加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竞赛,获得决赛三等奖。

6.强化了学风建设

由于报读合作项目的学生基数大,选拔录入的学生基本素质较高。目前,合作共建共管班级学生,表现良好,整体表现优于非合作常规班级。共同管理学生,在集团中合作学校常规管理基础上,学会与企业投入专业辅导员加强管理,管理工作更细致深入,表现在学生日常操行优秀,课堂纪律良好,学习目标明确,专业师资因材施教,学习效果突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整体成绩优异,企业设置“奋进奖学金”奖励了48位优秀个人和4个优秀集体。其中,6人次获得单科满分,为此企业特设“奋进满分奖”以资鼓励。

五、发展展望

合作项目自运行以来,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我们今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围绕“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逐步开发覆盖全岗位群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以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项目作为切入点,围绕“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逐步开发自动化集成、物联网、智能云控制、高端数控机床加工等覆盖全岗位群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2.逐步丰富“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服务内容,

引入世界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如ABB、发那科、安川、库卡等),开设工业机器人4S店、旗舰体验店,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

3.共同探索建立混合制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结合湖北交通职教集团的发展规划,积极进行集团化办学的多样化实践探索,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共同探索建立混合制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