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囊团”,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文旅人才培养的摇篮。集团通过创新“校政行企协”合作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化载体和资源对接平台,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的品牌特色,在旅游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相关成效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浙江卫视、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关键词:“五位一体”新路径;“双元育人”立交桥;“三维共享”资源库;“四共互融”大平台
一、集团简介
浙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于2005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牵头组建,2019年成功立项为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2021年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浙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以集团章程为行为规范,以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目前共有77家成员单位构成,其中包括2家本科院校、9家高职院校、29家中职院校、29家旅游企业、5家行业协会,2家旅游媒体,1家旅游专业出版社。并成立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导游、烹饪工艺与营养三个专业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创新创业三个工作联盟。浙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涵盖了浙江省内最优质旅游院校、旅游龙头企业,实施了“名校+名企”的品牌战略,深度融合,打造浙江乃至全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第一方阵,推动浙江旅游人才培养。集团与浙江省内70多个旅游重点县(市、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中国旅游集团、乌镇旅游集团、开元集团、洲际集团、迪士尼等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对旅游行业产业的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彰显。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协同办学格局,建立“五位一体”新路径
集团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行业龙头、专业院校、知名机构对接,围绕人才培养要素,大力推进资源优化整合和互利共享,发挥各方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校政行企协”五位一体的联动发展新路径,努力营造多方共建、共推集团的良好氛围。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多元投入、合力支持的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集团内院校设立专项资金、集团内企业投入建设资金,用于维护日常办公、专业建设、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等基础运转。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集团内各类科研院所和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作用,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力度,通过共建共培、技术服务、培训咨询等方式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增强集团自我发展能力。集团通过发掘合作潜力,提高合作层次,拓展参与空间,不断完善对接地方政府、对接行业企业,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促进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提升的“双对接、双促进”产教融合机制,促进院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双元育人”立交桥
集团注重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体和参与作用,密切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的关系,促进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推动供需对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确保集团合作发展取得实效。集团建立学校和企业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教育体系,并贯穿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四大育人阶段,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通过建立紧密的校校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体系,建立从“中职到研究生”的育人“立交桥”,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集团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把企业资源和专业建设对接起来,推进“四融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龙头企业标准融通,推进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创新服务、社会服务融通,推进互联网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通,推进人文素养提升与技术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养成融通。
(三)整合开发教学资源,建设“三维共享”资源库
集团以国内一流,行业标杆为目标,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契合产业链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大力推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线上课程资源,推进跨专业跨院校线上课程资源共享;整合职教集团内各层次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学研三维共享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和“三维共享”资源库,并向集团成员单位开放。集团有48门(次)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推荐课程。其中,7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41门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集团牵头单位作为组长单位牵头修(制)订国家职业教育(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文化、艺术、旅游类专业目录,通过更新专业目录引导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集团牵头单位联合集团相关单位建设的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资源库搭建的标准化课程帮助集团内学生突破教学场所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集团牵头单位联合集团相关单位发起成立“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旅游大类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四共互融”大平台
集团通过建立“资金共投、模式共创、师资共组、效益共享”的企业制学院、现代学徒制学院、产业学院和混合所有制学院等育人大平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1+X证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通互融。集团与行业龙头企业、新业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雷迪森”产业学院、“开元森泊”产业学院、“数字文旅出海”产业学院、“美心”产业学院等12个产业学院,企业投入资金超千万元,在产业学院中校企共同派出师资(教师及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共同研究应用性课题,学生既包括来自学院的学生(人才培养),也包括来自企业的员工(员工培训),实现校企的深入融合。集团内宁波南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建设的浙江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集团坚持校企合作育人,通过紧密对接培养链、产业链、创新链,建立旅游产教协同育人体制,推动教学内容及时反映产业发展需求、区域特点和时代特色,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主要成效
(一)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纵深推进专业(群)内涵建设
集团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以及浙江省打造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对新型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主动对接传统优势旅游行业企业的转型提升和新型旅游业态培育,形成与长三角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紧密对接,以旅游类专业为主体,外语类和艺术类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群布局。集团牵头单位是全国唯一旅游类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集团导游专业群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集团坚持“院校主导,企业参与,育人为本”的宗旨,与用人单位建立更加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截至2021年底,集团100%的专业为合作共建。同时,集团根据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旅游人才新需求,纵深推进专业(群)内涵建设。
(二)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集团引导教师深入生产和社会一线,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培养一支理论能力扎实、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精湛、数量充足的服务浙江省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集团拥有旅游类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文旅部优秀专家、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国家级人才10多名,教师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旅游教育奖等10余个国家级奖项。集团落实骨干教师挂职锻炼实职化,选派教师赴行业企业、文旅厅等政府部门脱产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开展访学、访工,转化行业实践锻炼成果。
(三)持续推进基本项目建设,实习实训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集团依托旅游业办学,历来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实习实训教学,注重实训机制、实训环境的建设,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浙江省打造旅游业为万亿产业的思想高度一致。集团协同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多方资源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坚持实训资源跨界共享的基本原则,提升旅游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集团实训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四共互融’实训中心”入选首批建设的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现代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现代旅行生产性实训基地”立项为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
(四)集聚行业资源,社会服务能力长足进步
集团利用各类优质机构平台,深化与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各省(市、自治区) 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主动呼应乡村振兴、“东西协作”“山海协作”和“校地携手促共富”---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等重大国家和省政府的战略和倡议。连续 14 年开展“暑期乡村旅游免费送教下乡”活动,培训乡村旅游管理干部、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超 10 万人次。应邀制定 100 余项省市地方文旅发展规划。自2017年开展“助力全省万村景区化”建设以来,对286个村庄进行指导,创 建94个3A级景区村庄,指导安吉“余村”创建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就业超 6000人次,脱贫攻坚间接社会经济价值超 1.8 亿。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通过“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招生、支持中职学校实训室建设、指导专业建设、“师徒结对”帮助培养中职专业师资等手段帮扶了30余家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社会服务工作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